關閉
女孩(圖) 男孩(圖)

老師要先連結學生的心,才能教導學習內容

作者:賓靜蓀 (親子天下)
攝影:賓靜蓀
閱覽數 :548

芝加哥北極星學校師生應邀來台分享,圖左起:科學老師莫伊,八年級學生妮娜、七年級生杰賽亞、八年級生傑瑞斯、副校長維偉特。賓靜蓀攝


遠征式教育結合哈佛大學教育研究所「主動式學習」,和美國外展協會「團隊共同達成困難目標」的精神,成為培養孩子學習動機和非認知能力的學習模式。《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功》作者親訪、並在書中大力推崇的芝加哥北極星學校師生,來台分享教與學的歷程,也鼓勵台灣老師跨出舒適圈,和學生一起攻下學習的山頂。

北極星中小學(Polaris Charter Academy)是芝加哥第一所「遠征式教育」(Expeditionary Learning Education)的學校,自2007創校招收150位幼兒園和一二年級學生至今,目前已有450位學生。學生來自鄰近資源缺乏的學區,北極星的教育讓弱勢孩子充滿動機,不僅想成為更好的人,也喜歡學習。

三月下旬一個周末,北極星副校長(也是創校成員之一)維偉特(Roel Vivit),帶領科學老師和三位學生,應台灣外展教育發展基金會之邀,來到台北芳和國中,分享北極星如何透過遠征式教育,帶領弱勢的孩子,走上學習山頂。他們的現身說法,讓遠征式教育從網路資訊中鮮活了起來。

每一天每一班從「小隊時間」(crew meeting)開始。透過一個好玩的見面式、團體小遊戲、分享心情故事幾個簡單步驟,建立師生、同學之間的信任感,「老師要先連結學生的心,才能教導學習內容,」維偉特說明。每一個孩子也練習講話、傾聽、面對面,「小隊時間一起笑一起玩,大家都清醒了,就更能專注在接下來的課程內容裡。」

「小隊」是遠征式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環,在遠征行動中,每個人關係緊密,「就像在一艘船上,我們每個人都是水手小隊,而不是乘客,」維偉特強調,學習就像一種遠征式探險,要合作、對彼此負責,才能共同完成。

公開你的品格目標

北極星學校把五種期待學生具備的品格(誠信、惻隱之心、成為探索者、批判思考者、積極的公民),轉化成星星的五道光芒,並為每一種品格、按照年級,訂出具體的執行內容,讓品格不是抽象的口號,而是孩子每天努力的目標。

每一個北極星的孩子,都清楚自己最擅長的光芒,以及自己還要更努力的目標,而且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光芒,是一件極為驕傲的事,也成為全校同學想要模仿的典範。在場的八年級男生傑瑞斯(Jarrius Carroll)穿著一件有北極星圖樣的黑色運動衫,「代表我達成五道光芒的目標,曾拿著榮耀火炬繞行在體育館舉行的大會,接受大家的歡呼,」他有點靦腆的解釋。

現場有台灣老師立刻比較起台灣學校的模範生選拔,「這才是模範生該有的典範,大家有清楚、具體的典範規則,而不是用選舉的方式來推銷自己。」

向社區展現學生集體作品,激發「想做得更好」的動機

遠征式教育很重要的一個部分,就是一年兩次的「遠征專題」。每次專題都是跨科別、強調動手做、結合校外教學、歷時約12到15週的大型學習,學生在這個專題中製作的作品,也會集結成各種形式,並且分享到更大的社群。

科學老師莫伊(Carrie Moy)分享她如何發想、嘗試、並完成一項遠征專題。她無意中看到一則芝加哥日本文化交流中心的「廣島原爆七十周年」的展覽傳單,去拜訪中心主任後,想到可以結合她想要教導的主題原子和分子。於是她安排七、八年級去參觀展覽,更結合歷史、社會學,研究製造第一顆原子彈的「曼哈頓計畫」,最後學生們畫出一幅心目中對和平的想望,並在芝加哥一家畫廊內展出。

八年級的妮娜(Nina Escabar)回想自己參與這個專題的歷程,最後要把很抽象的想法畫出來,的確很困難,但她也因老師邀請的專家現身說法,進而了解原爆這個複雜又令人感同身受的議題。「而且知道我們的畫作,要在畫廊展出,每個同學都盡力把作品做到最好,」妮娜在每一科的努力,讓她獲得芝加哥最好高中的入學許可。

遠征專題不僅帶給學生深刻的學習體驗,對老師也像一場遠征探險。莫伊老師原本在另一所很重視考試成績的中學任教,加入北極星的頭兩年非常緊張,「不僅要換腦袋,還要去想如何設計課程,」但後來發現,各種努力都產生教學相長的效果,她鼓勵現場的台灣老師勇於走出舒適圈,作更多嘗試。

遠征式教育強調「學習慶典」,每一個遠征專題都和孩子生活相關,孩子作品也都以多元方式公開展示。

北極星學校除了和平畫展之外,三、四年級學生觀察芝加哥鳥類的「鳥書」,讓芝加哥各市立圖書館爭相收藏;中學生研究如何減少社區槍枝暴力的專題,雖然沒有達成立刻減少槍枝的願望,但孩子們把採訪維護芝加哥市民安全的警察、消防隊員和牧師、人權律師的報告,集結成冊,送給每一位受訪者,也頗受好評。「孩子們知道,他們的努力不只給老師看,會更有做好的動機,而且知道自己可以產生影響,促成改變,」維偉特總結。

41歲的維偉特,從蘋果創意老師,到創辦北極星學校,走出了一條實踐自己教育理想的路。他不斷鼓勵在場也想要改變的台灣老師,老師就像是學習的領袖,「領袖可以感覺害怕,也可表達害怕,但不會被恐懼控制,而且懂得求助,也可以喊停。」

這場分享工作坊激勵了積極帶領芳和國中轉型的校長黃琬茹,以及參與工作坊的老師(半數以上來自芳和國中)。若是順利,107年九月,芳和國中不但將轉型為台北市第一所實驗國中,也將是台灣第一所遠征式教育的學校。
芝加哥北極星學校師生應邀來台分享,圖左起:科學老師莫伊,八年級學生妮娜、七年級生杰賽亞、八年級生傑瑞斯、副校長維偉特。賓靜蓀攝

遠征式教育結合哈佛大學教育研究所「主動式學習」,和美國外展協會「團隊共同達成困難目標」的精神,成為培養孩子學習動機和非認知能力的學習模式。《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功》作者親訪、並在書中大力推崇的芝加哥北極星學校師生,來台分享教與學的歷程,也鼓勵台灣老師跨出舒適圈,和學生一起攻下學習的山頂。

北極星中小學(Polaris Charter Academy)是芝加哥第一所「遠征式教育」(Expeditionary Learning Education)的學校,自2007創校招收150位幼兒園和一二年級學生至今,目前已有450位學生。學生來自鄰近資源缺乏的學區,北極星的教育讓弱勢孩子充滿動機,不僅想成為更好的人,也喜歡學習。

三月下旬一個周末,北極星副校長(也是創校成員之一)維偉特(Roel Vivit),帶領科學老師和三位學生,應台灣外展教育發展基金會之邀,來到台北芳和國中,分享北極星如何透過遠征式教育,帶領弱勢的孩子,走上學習山頂。他們的現身說法,讓遠征式教育從網路資訊中鮮活了起來。

每一天每一班從「小隊時間」(crew meeting)開始。透過一個好玩的見面式、團體小遊戲、分享心情故事幾個簡單步驟,建立師生、同學之間的信任感,「老師要先連結學生的心,才能教導學習內容,」維偉特說明。每一個孩子也練習講話、傾聽、面對面,「小隊時間一起笑一起玩,大家都清醒了,就更能專注在接下來的課程內容裡。」

「小隊」是遠征式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環,在遠征行動中,每個人關係緊密,「就像在一艘船上,我們每個人都是水手小隊,而不是乘客,」維偉特強調,學習就像一種遠征式探險,要合作、對彼此負責,才能共同完成。

公開你的品格目標

北極星學校把五種期待學生具備的品格(誠信、惻隱之心、成為探索者、批判思考者、積極的公民),轉化成星星的五道光芒,並為每一種品格、按照年級,訂出具體的執行內容,讓品格不是抽象的口號,而是孩子每天努力的目標。

每一個北極星的孩子,都清楚自己最擅長的光芒,以及自己還要更努力的目標,而且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光芒,是一件極為驕傲的事,也成為全校同學想要模仿的典範。在場的八年級男生傑瑞斯(Jarrius Carroll)穿著一件有北極星圖樣的黑色運動衫,「代表我達成五道光芒的目標,曾拿著榮耀火炬繞行在體育館舉行的大會,接受大家的歡呼,」他有點靦腆的解釋。

現場有台灣老師立刻比較起台灣學校的模範生選拔,「這才是模範生該有的典範,大家有清楚、具體的典範規則,而不是用選舉的方式來推銷自己。」

向社區展現學生集體作品,激發「想做得更好」的動機

遠征式教育很重要的一個部分,就是一年兩次的「遠征專題」。每次專題都是跨科別、強調動手做、結合校外教學、歷時約12到15週的大型學習,學生在這個專題中製作的作品,也會集結成各種形式,並且分享到更大的社群。

科學老師莫伊(Carrie Moy)分享她如何發想、嘗試、並完成一項遠征專題。她無意中看到一則芝加哥日本文化交流中心的「廣島原爆七十周年」的展覽傳單,去拜訪中心主任後,想到可以結合她想要教導的主題原子和分子。於是她安排七、八年級去參觀展覽,更結合歷史、社會學,研究製造第一顆原子彈的「曼哈頓計畫」,最後學生們畫出一幅心目中對和平的想望,並在芝加哥一家畫廊內展出。

八年級的妮娜(Nina Escabar)回想自己參與這個專題的歷程,最後要把很抽象的想法畫出來,的確很困難,但她也因老師邀請的專家現身說法,進而了解原爆這個複雜又令人感同身受的議題。「而且知道我們的畫作,要在畫廊展出,每個同學都盡力把作品做到最好,」妮娜在每一科的努力,讓她獲得芝加哥最好高中的入學許可。

遠征專題不僅帶給學生深刻的學習體驗,對老師也像一場遠征探險。莫伊老師原本在另一所很重視考試成績的中學任教,加入北極星的頭兩年非常緊張,「不僅要換腦袋,還要去想如何設計課程,」但後來發現,各種努力都產生教學相長的效果,她鼓勵現場的台灣老師勇於走出舒適圈,作更多嘗試。

遠征式教育強調「學習慶典」,每一個遠征專題都和孩子生活相關,孩子作品也都以多元方式公開展示。

北極星學校除了和平畫展之外,三、四年級學生觀察芝加哥鳥類的「鳥書」,讓芝加哥各市立圖書館爭相收藏;中學生研究如何減少社區槍枝暴力的專題,雖然沒有達成立刻減少槍枝的願望,但孩子們把採訪維護芝加哥市民安全的警察、消防隊員和牧師、人權律師的報告,集結成冊,送給每一位受訪者,也頗受好評。「孩子們知道,他們的努力不只給老師看,會更有做好的動機,而且知道自己可以產生影響,促成改變,」維偉特總結。

41歲的維偉特,從蘋果創意老師,到創辦北極星學校,走出了一條實踐自己教育理想的路。他不斷鼓勵在場也想要改變的台灣老師,老師就像是學習的領袖,「領袖可以感覺害怕,也可表達害怕,但不會被恐懼控制,而且懂得求助,也可以喊停。」

這場分享工作坊激勵了積極帶領芳和國中轉型的校長黃琬茹,以及參與工作坊的老師(半數以上來自芳和國中)。若是順利,107年九月,芳和國中不但將轉型為台北市第一所實驗國中,也將是台灣第一所遠征式教育的學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