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閉
女孩(圖) 男孩(圖)

楊逸帆:十四歲拍紀錄片,尋找學習的理由

作者:編輯部 (親子天下專特刊29期)
攝影:曾千倚
閱覽數 :1030

楊逸帆,宜蘭人文高中畢業,典型體制外長大的孩子。看著有創意的好友受到基測的改變,讓他扛起攝影機記錄下這一切。


讀書的目的是什麼?」這是楊逸帆十四歲時,反覆思索的問題。

如今楊逸帆二十一歲,剛自美國舊金山另類大學Minerva休學回台休養,他的提問更加深刻:「人類的社會究竟怎麼了?」「我們的教育發生了什麼事?」他對很多問題的思辨,全世界的大學教授都莫衷一是,尚未找到所謂的標準答案。

見過楊逸帆的人,很難不注意到他如哲學家般的談吐與氣質。他有著超脫年齡的成熟與穩重,「不太乖教育節」策展人蘇仰志觀察:「你很難想像跟一個年輕人,可以把教育談到這麼深。」楊逸帆的乾姊、台灣Design For Change創辦人許芯瑋也形容,「他體內住著一個五十歲的老靈魂。」

讀小學時,楊逸帆就已廣泛學習心理學、營養學與傳統中醫;十四歲時,扛起攝影機,拍攝教育長篇紀錄片《不想考基測》。高中還沒畢業,就已遍訪台灣教育界的相關人士、教育部官員、政府行政首長、學校校長、老師、學生與家長,甚至成為全台灣唯一現場採訪過教育大師肯‧羅賓森(Ken Robison)的人。

楊逸帆拍紀錄片的同時,還創立《Awakening青醒》線上雜誌,集結兩岸三地學生對教育的共識;更和許芯瑋合辦工作坊,用設計思考的方式,讓參加的學生釐清自己對教育的想像和反思,並且以青年教改團隊的方式,期待做出更多改變行動。從《不想考基測》延展淬煉而成的紀錄片《學習的理由》,拍七年,已入圍世界九個影展。片中「放棄夢想,難道就是長大」的沉重提問,去年暑假線上募資迅速超越預期金額,在全台熱映,深深觸動許多曾經、或正與考試文化搏鬥的心靈。

拍紀錄片省思考試文化

典型體制外長大,楊逸帆孩童時期就讀的宜蘭人文國中小,沒有圍牆,也沒有排名。這所學校採適性教育,沒有標準課程。課程的設計,完全量身打造,讓孩子的才藝與天賦自由發展。

這樣一所開放、創意的學校,卻在二○○九年時,不得不面對第一次基測的現實。當時人文國中還沒有高中部,第一屆畢業的國中生無法擺脫制度,必須跟體制內其他學生一起考基測。觀察到好朋友參加基測後,帶來無形的變化,引起楊逸帆的好奇心,他決定扛起攝影機,拍攝朋友考基測的心路歷程。那年,他才十四歲。

「原本拍攝我們學校,是想讓人看見希望。」楊逸帆回憶拍攝之初,一直希望證明從人文國中小出來的學生,一樣可戰勝考試的魔咒。但是卻一步步見證了「從希望走向失望的過程,」楊逸帆緩緩的說。
 
「我的好朋友達文西,原本比我更有想法,比我懂更多。」楊逸帆口中的達文西,是他國中最好的麻吉。還在國小時,達文西就用積木做出彈珠超人、製作3D動畫,當時3D動畫根本還未面世;從未學過音樂,不到半年,達文西就可即興演奏,展露過人的音樂天分。


體制是培養人才還是扼殺?

但是像達文西這樣聰明的人,也被基測打敗了。為了拿更多滿分,達文西開始花費更多時間追求那份表面上的成績,到頭來,他的生活只剩下了考試。

「我真的不懂為何會變成這樣,」楊逸帆不解,教育體制究竟是在培養人才,還是扼殺人才?

可以直升人文高中的他,為了找答案,在基測前三個月,決定加入考試行列。準備過程中,他發現自己漸漸變成達文西。「再差一分,社會就滿分了」「拍片太耗時了,應該多花時間讀書準備」……幾度楊逸帆為了考高分把攝影機放下,忘記了當初拍攝與學習的目的。

透過實地體驗,楊逸帆看到考試這個「遊戲規則」對一個人的行為有多麼深遠的影響。「我開始認知到,求生、爭取認同這種生命本能,會在遊戲規則設定下,影響你前進的方向。」楊逸帆提出自己的觀察。

幾年下來,好幾件事件影響楊逸帆,讓他愈來愈聚焦在教育改革這條路。

一位從小一起在田裡玩到大的好朋友,是個原本天真快活的小男孩,卻因為考不上好學校,決定改去混幫派。自己的堂姊每天深夜苦讀到半夜兩、三點,在學校用功讀書,最後為了課業犧牲了健康,放棄了友情,被家裡逼著考大學,過著苦不堪言的日子。

周遭人物真切的生活經歷,讓楊逸帆的心中萌生了許多的不忍。「我本來想當醫生的,但即便我醫好一個黑幫混混的身體,我是否能讓他回到當初那個充滿希望,而不是自暴自棄的他?」

從國中到大學,每一個階段的教育體制都是楊逸帆的實驗場域。高中時他最終選擇指考,考進東吳大學哲學系,想要測試在體制內能不能開創自己的路。

但他大一還沒念完就被退學,雖然上學期的成績平均有拿到八十分,但下學期的期中、期末考他忙著在國外參加影展和論壇,抽不出時間,每一科考試都缺考,「我用兩成的力氣在課業,剩下八成力氣做我想做的事情,我還是可以做好,」他曾經樂觀的說。

二O一七年初,已經找到學習理由的楊逸帆,還在找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,繼續他的實驗人生。